問:你們的花青素片儲存應注意什么?
答:花青素易溶于水和乙醇、甲醇等醇類化合物,在pH小于或等于3的酸性條件下穩定。其顏色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,pH<7呈紅色,pH在7~8時呈紫色,pH>11時呈藍色。
由于花青素的高活性,溫度、pH、光、金屬離子、氧、酶、抗壞血酸、糖及其降解產物等等外在因素都會對它產生影響。
溫度是影響花青素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,溫度對花色苷的降解有顯著影響。一般情況下,花青素在低溫或干燥狀態時較穩定,加熱或高溫可加快變色反應,尤其在加熱至沸點時易氧化褪色,花色苷受熱45~75℃時發生降解,其含量及紅值均發生顯著降解,75℃ 受熱10h條件下,花色苷殘留率僅為4.93%。
當pH>7時,酸堿平衡成為主要反應,花青素發生質子轉移反應從(AH+)結構轉為(A)或離子化的(A-或A2-);A-或A2-相比AH+結構不穩定,從而更易降解生成其它產物。當pH<7,上述三種化學平衡同時存在,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外界條件下,pH越大,花青素的降解速度越快,在有光和避光條件下花青素的降解有顯著差異, 在有光條件下花青素的降解速率分別為0.0550±3.5×10-3,0.0360±3.1×10-3和0.0460±3.7×10-3;在避光條件下,其降解速率分別為0.0220±1.2×10-3,0.0300±3.6×10-3和0.0347±2.6×10-3。
花青素會與金屬離子A13+、Zn2+、Cu2+、Fe3+等分子量稍大、原子價態高、帶有金屬活性的金屬離子發生反應,使花青素發生褪色或沉淀,從而失去活性。氧氣對花青素的穩定性有不良影響,Na2SO3和H2O2對花青素活性有嚴重的破壞作用;
結論:天然花青素具有不穩定性,在原料保存、加工和貯運過程中易出現褪色、變色、沉淀、分解、失去活性等現象。一般情況,花青素在酸性條件、低溫或干燥狀態時較穩定,光照、加熱或高溫可加快分解變色反應,尤其在加熱至沸點時易氧化褪色。氧、抗壞血酸、酶的存在也會加速花色苷的降解。金屬離子、輔色素形成的作用、糖及其降解產物則根據種類和數量不同,可加速或緩解花色苷的降解反應。維生素C對花青素有雙重作用,當含量較少時,其具有促進花青素穩定的作用,當含量較高時,會破壞花青素的穩定結構。
所以至臻尚品藍莓花青素在原料加工至成品包裝都體現了工匠精神,從每片獨立藥盒(專利)、到醫藥級避光電鍍瓶體和瓶身隔熱抗震內托,都極限的保留花青素的活性和純度,使您得到至臻至純的野生藍莓花青素。
